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,人才更是其中的关键。

近几年,二线城市间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,给户口、给钱、给房,为了抢人使尽浑身解数,为的就是享受最后一波人口红利。

人口是评判城市能级的一个主要标准,其中,千万是一个门槛。最近,东莞因为提出千万人口的目标引发对二线城市人口的讨论,在这波竞争中谁能够完成目标?

东莞喊出人口破千万目标,有何底气?

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日前发布了《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(-年)》(下称《规划》)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。《规划》明确,东莞将实施积极的人口调控政策,年,全市常住人口达到万人;年,常住人口达到万人;年,常住人口达到万人。

数据显示,东莞年的常住人口为.22万人。

换句话说,在未来17年中,东莞希望常住人口增幅达到万以上,较目前人口增幅超过28%。

喊出这样的目标,东莞的底气来自经济的发展。

和一线城市相比,论城市体量,东莞差得太远。年东莞GDP为.59亿元,尚未破万亿。

不过,从人均数据来看,东莞并不是毫无竞争力。比如,人均GDP(按常住人口计算),年东莞为9.9万元左右,这个数据已强于不少中西部省会,与杭州等量齐观。

从体现市民生活水平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,东莞与四大一线城市的差距也不算离谱:北上广深年这一数据在5.5万元至6.5万元之间,而东莞已超过4.9万元。

整体来看,东莞的发展,是循着小而强的路径。东莞是我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,面积仅平方公里,是上海的1/3,杭州的近1/6。以多平方公里土地,创造多亿元GDP—东莞的地均GDP,不仅在二线城市中遥遥领先,也超过广州和北京。

不过,东莞希望大幅增加人口,还面临一只拦路虎:人口红利的趋弱。

据第一财经,改革开放以来,东莞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来莞就业生活,外来流动人口由年的15.62万人增至年的.45万人,其间的~年出现跳跃性上升。

但年,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东莞受到巨大冲击,人口流入也明显放缓。数据显示,年以来,东莞市常住人口规模进入低速平稳增长阶段,由年的.48万人增至年的.22万人,年均增加2.1万人,年均增长0.25%,低于~年间的2.46%平均增速。东莞市常住人口规模占珠三角九市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呈下降状态,人口流入趋势有所减弱。

二线城市抢人,谁能完成目标?

据21世纪经济报道,和东莞一样,许多二线城市提出了野心勃勃的人口计划。

比如:

成都提出,到年,常住人口达到万人。这一人口数量较年增幅超过40%。

南京提出,到年,常住人口达到万人。而年南京的常住人口只有.62万人,要达到目标,人口增幅需达到54.10%。

长沙提出,到年,常住人口达到万人,年该市常住人口.47万人达到这一目标人口需增长47.15%。

此外,济南提出,年人口达到万人,年该市常住人口.94万人,达到这一目标人口需增长35.76%。

厦门提出,到年常住人口控制在万,年厦门常住人口万,人口需增长33.82%。

西安提出,年常住人口达到万,年常住人口.37万人,同比增长49.94%。

青岛提出,到年人口达到万,年青岛的常住人口为.48万人,需要增长27.73%。

图片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
这些人口计划,意味着南京、长沙、济南、青岛等城市人口将迈入千万级。同时,大批城市需要吸纳至少两成以上的人口,才能达到相应规模。

每经小编注意到,不少城市想要实现人口目标的难度不小。

比如,西安年常住人口.37万人,但是的目标是常住人口要达到万,也就是说两年时间要增加万的常住人口。值得注意的是,年3月1日西安户籍新政实施以来,新增人口超百万,但是年常住人口仅净增加38.70万人。

郑州要完成人口目标难度同样不小。《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版》提出,年郑州市域总人口万人。年,郑州常住人口.07万人,年,这一数字快速上升到.60万人,25.53万人口的上涨,在各大城市中表现突出。但是这一数字距离目标仍然有超过万的差距,并不容易达到。而且,需要注意的是,年,郑州曾经提出人口万的目标,只是后面根据形势而进行下调。

相反,一些城市的目标则比较容易实现。

比如,杭州。年末,杭州常住人口达到.6万人,比年增加了33.8万人。其中,年杭州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.2‰,也就是说,去年杭州自然增长人口为5.87万人,新增净流入人口达到了28万人。

按照预计,杭州人口总量今年大概率会超过千万的门槛。

来源:ZAKER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guangdongshengzx.com/gdsyw/12196.html